一提起鸡骨草,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鸡骨草的功效和作用却是不容置疑的。鸡骨草是流行于民间的草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鸡骨草,味甘微苦,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那么,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一起来看下下面的生活小常识介绍吧。
一、鸡骨草的介绍
鸡骨草别名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极细,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质硬。茎丛生,直径约,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对,多脱落,小叶矩圆形,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气微香,味微苦。
鸡骨草攀援灌木或藤本,长达1m;小枝及叶柄被粗毛。其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37.5px;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极细,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质硬。茎丛生,长50~2500px,直径约5px;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鸡骨草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1对,多脱落,小叶矩圆形,长0.8~30px;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气微香,味微苦。
鸡骨草喜温暖、潮湿、怕寒冷,耐旱,忌涝。常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生长于亚热带高温地区的低矮山丘向阳处,如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鸡骨草以疏松、肥沃的壤土、砂质壤土、轻粘土、pH5~6。5的环境为适宜。鸡骨草的花期花期8月,果期9~10月。
鸡骨草栽培技术在生产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繁殖,也可以用直播及分根繁殖。种子采用磨擦法和热水浸种法处理,以提高发芽率。2~5月播种,点播或撒播。点播株行距2cm×3cm,播后盖1cm厚的砂土或火灰,喷水保温,并盖稻草一层。1h㎡播种量为150kg。
二、鸡骨草的功效
性甘,微苦,凉。归肝,胃经。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治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打伤瘀血疼痛。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的功效。
《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
《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
《岭南草药志》: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
鸡骨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治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打伤瘀血疼痛。急性肝炎,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色鲜明,纳差,上腹部饱胀,小便色黄,或伴恶寒发热。慢性迁延性或活动性肝炎,肝炎症状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酶谱增高,免疫功能不全,蛋白电脉异常,也可出现肝掌、蜘蛛痣等体征,乙肝两对半检查异常,具有传染性。肝硬化腹水,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腹水、肝掌、蜘蛛痣、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亦可合并门静脉高压、脾肿大。
三、鸡骨草的作用
鸡骨草:其自然生长于深山隐谷处,气味辛甘,性质温和,香气四溢,本品具有滋阴降火,健脾开胃,溢气生津,祛湿化滞,清肝润肺、治肝炎等作用。鸡骨草俗名黄食草,民间称黄疸为黄食病,可知比药治黄疸早为群众所熟悉。按照临床观察,本品性凉,有祛湿利尿清肝、治小便刺痛,去黄疸之功,无副作用。防病服之,简易平稳可靠。
鸡骨草是干燥全草,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祛疸排毒的作用,抗病毒和细菌,有预防和治疗感冒、流感、病毒性肝炎、黄疸及乳腺炎等功效。临床上有胁肋不舒,腹胀厌食,乳房胀痛,大便不爽等症均可用之。杏仁苦,降肺气,平喘止咳,可用于各种感染引起的感冒咳嗽。适用于身体抵抗力弱,容易感冒,或患肝炎的人群。
猪横利鸡骨草汤
材料:猪横利,鸡骨草,姜片,蜜枣。
做法:把材料洗净,然后一起倒入煲内,加适量的水,煲2小时左右,加少许盐,可饮用。
鸡蛋鸡骨草汤
材料:鸡蛋2个、鸡骨草30克、山栀根30克、瘦猪肉50克。
,以上就是鸡骨草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你。鸡骨草又名红母鸡草、黄食草、广东相思子等,以全株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疏肝上痛、活血化瘀等功能。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胃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乳腺炎、泌尿系感染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