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景观配置

2013-03-10 13:49 来源: 装修保障网 作者:沪青装饰 阅读(

摘 要:植物景观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配置理论是园林景观创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配置理论包含两个基本方面:植物景观配置美学设计知识和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知识。

    关键字:植物配置;浅谈;协调

    1、植物景观配置概念

    植物景观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配置则是园林景观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是一种艺术。园林景观创作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任何领域的艺术创作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用什么来创作?2、以什么方式来创作?3、创作结果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植物景观配置就是从植物要素特征(颜色、大小、质地、形态等)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这幅画面是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的。需要强调的是:植物景观画面远不是各个要素或部分简单的集合,而是将它们通过一定技巧手法组织起来的有机有序并能表达一定情感或情节的整体。情感或情节是把创作与胡乱堆砌区分开来的重要的标志。植物景观配置的概念清楚地表达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植物景观配置以植物元素的颜色、大小、形态、质地等为基本创作要素;

    2)植物景观配置通过对基本要素进行重复、对比、对称/非对称,节律,渐变、空间划分,几何形状等等来进行创作;

    3)结果要达到一定要求,满足一定的原则:如简单原则、统一与协调原则,平衡原则,重点变化原则,比例与尺度原则,更重要的是满足功能性原则。

    2、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但不局限于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因为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区分为个体或归并为类组。这些要素从来就不会彼此独立,而是交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与创作手法、创作原则要求密不可分。

    1) 植物颜色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

    有许多专门的理论和工具来描述和解释颜色的功能应用。“调色盘”就是其中比较直观的说明工具。“调色盘”上红、绿、蓝为三基色,橘红色、黄色与紫色为次等色;次等色是两种基色的混合色,三等色是基色与次色的混合色。“调色盘”上相邻的颜色为补充色,“调色盘”上交叉相对的颜色为对比色。

    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园林景观深度。亮色调如红、黄、橘红,使物体显得更显眼突出,使物体视觉上趋近。冷色调如绿色、兰色和紫色,让物体视觉上趋远。灰色、黑色与白色属中性色彩,适宜做亮色调的背景底色。白色则是富功能性的色调,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不同:在全光条件时,灿烂而清新;在光度很低时,则具有神秘感。深色调低沉富有情感,而灰色比较轻松柔和。颜色可以用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到一个特定区域,冷色调中的亮色调很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如果要增加景观深度,可以用质地细致亮色调的物体作黑色和质地粗糙物体的背景。对于暖色调,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色调必须依次平和渐变,例如从红到橘红再到黄色。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颜色配置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问题,除须谨慎考虑色调的特性加以利用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从一个作品整体来说,要获得和谐的颜色配置,首先必须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主色调,我们一般称之为底色或背景色。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主色调一般是绿色,特殊情况下,淡黄色、白色、灰色乃至黑色也可。背景色即可是立面上的也可是平面上的,平面与立面色彩背景在植物景观的不同发展阶段,重要性略有差异,在新建成的植物景观中,平面背景会相对重要一些,而等植物长大后立面背景会逐渐重要一些。在植物配置的硬质背景中,黄色、白色、灰色乃至黑色比较常见。

    背景颜色十分重要,我们即可以利用背景色来保持作品在颜色上的统一性也可以利用背景颜色来影响我们植物的配置效果,比如说,地面用草坪作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会淡化地面上植物的效果。而用松皮,松针,或沙石做地面背景会突出地面植物的效果,植物的数量还可以适当减少。

    ②要使作品富有趣味,引人瞩目,色彩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这种色彩变化是根据视线景观角度变换需求有序配置的:在前门与过道地方,宜用暖色调,以示欢迎并获得舒适感。而在狭小空间里,为使空间显得大而开阔,宜用冷色调;如果要增加园林景观深度,可以用质地细致亮色调的植物作黑色和质地粗糙的植物的背景;如果要获得宁静安详的空间,不妨多用冷色调;如果需要获得活泼的空间,宜多用暖色调;如果要增加景观幽远中的奇趣,可以冷色调作背景,而点缀少量暖色调花卉。
 ③颜色的变化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双重特性。相对来说,时间上的颜色变化比空间上的颜色变化来得有趣。某些空间上的固定颜色模式,比如说色块,其实就跟硬质景观的上漆一样,是僵硬的空间变化,它会丢失掉植物配置本身的意趣。

    比如说,植物本身叶、花与干四季的色调变化,与预先设置的空间上的固定颜色变化模式相比, 要有趣得多!关于颜色变化,除非是想获得野花组合,否则色调的变化宜点到为止,不宜过多过乱。不过,关于这个问题,时间上的颜色变化模式会弱化很多。

    ④植物景观配置的颜色一定要与环境背景颜色结合起来统一考虑。由于植物的变化特性,一定要在变化中,搞清楚需要突出的主要色彩。比如说,在黄颜色墙体前面栽植一排腊梅,设计者显然是为了腊梅冬花为主要景点,但墙体背景的黄颜色使得淡黄色的腊梅花趋于隐形。另外,要注意不要让背景的颜色喧宾夺主,从而使得被衬托的颜色不显眼。

    ⑤与其它特性不一样,颜色使用补充色或对比色以获得效果。

    ⑥更重要的是,不要希望用颜色来做为表达方式,它必须跟其它要素特征一起来表达。

    2)植物大小

    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直接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造的时效与经济性问题。植物大小要素是一个具有变化特性的要素。所以植物设计上必须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植物成熟时的大小,二是植物初植时的大小。

    植物成熟时的大小是植物配置过程中进行空间效果布局设计的主要依据。我们必须依据植物成熟时的大小处理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植物间的空间协调关系。植物成熟时的大小问题其实涉及的是植物品种选择与配置问题。也就是说,在进行植物景观品种设计时,主要依据植物成熟时的大小来确定某个植物是否在大小上满足其景观设计要求。衡量植物大小的参数一般有三个:高度,幅度和干径(如果有的话)。自然情况下,这三个参数之间按照品种不同,有自己的相关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幅度和高度的重要性要比干径大得多。

    植物初植时的大小是关系到及时效果要求、经济性及植物本身的特性的设计问题。如果可能的话,植物初植时的大小设计成植物成熟时的大小!这样能限度地满足及时效果的要求。但现实中可操作性不高,而且违背生态性和经济性原则。从美学观点来说,及时效果并非完全由植物的大小来决定,更多地由植物的群体构成,植物间协调性,个体完整性等诸多因素决定。比如说,用特别大的植物与特别小的植物组合在一起通常没有尺寸不大但大小分布比较集中的植物组合来得美观。

    植物初植时的大小确定有一些基本的技巧:①尽量自然完整形状的植株:当现实中由于运输原因植物冠幅尺寸限制在4米左右时,由这个尺寸所反推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的植株径阶大小就是初植时大小设计中的上限。②植物群体大小的构成:在确定了初植时的大小的上限后,其他植物的大小尽量不要与这个植物上限差距太大,某种类型的植物(如乔木)处于主导地位时,大小分布尽量集中。③植物间的大小协调对效果非常重要,无论是水平空间还是垂直空间都可用群植和渐变达到这个目的。④增加人体高度左右大小灌木植物的数量能一定程度起到满足及时效果的作用。⑤任何时候,不要企图用减小规格而增加数量的方法来达到及时效果的目的。⑥应用背景和点景加强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从美学角度解决及时效果问题。

    植物本身的特性对植物大小和应用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植株生长快的,初植规格可适当小些;有些植株生长慢的,规格可以适当大些;甚至将某些生长特别慢的乔木当灌木来用;有时需要的话,可以通过修剪,平茬萌发的方式来控制植物的大小。

    3)植物形状与形态

    园林景观中所有要素和物体,不管是房屋、结构还是植物都有形状或三维大小,该形状及其相对尺寸及与其他元素的相互关系是园林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人造物体形状视觉感非常强烈,线条棱角十分分明。而植物形状带有更多柔化效果。 植物可以带给园林景观更多自然的形态。事实上,人造物的僵硬可以有意识地使用植物来柔化缓冲。

    在园林设计实务中,形状十分重要。当重复使用该形状时,一种要素秩序被导入该景观中,一种重点或结构即可创立。然而,如果过度使用,重复会变得单调无趣,并显得人工化。另一方面,形状通常被用来补充加强,一座房子的竖直侧面通常可以用一个圆形的灌木和乔木来柔化。低矮形态的植物通过从植物面慢慢下降形成一种将建筑物锁扣在地的感觉。这也是现代建筑墙基种植的初目的。特殊形状的植物,如枝条下垂的树或枝条扭曲的灌木,可以用来作为重点景致。极端情况下,修剪的树木跟石雕一样醒目,并且经常这样使用的。

    原则上,形状越极端或越特别的植物,越要作为一个孤植而不是群植来使用。并且背景越是平淡,其特点衬托得越是明显。形状也可以带动人的视线上下移动,圆柱状植物直觉上让你往上看,而低矮蹲伏的植物会让你视线望下。这个技巧经常用来使你的视线要么离开或趋向某个特定物体。园林设计中经常使用该类技巧。

    植物间也存在形态协调问题,比如香樟与水杉,垂柳与龙柏,种植在一起很不协调,因为形态差别很大。有些植物跟别的植物很难搭配,适宜单独配置,比如说垂柳,这其实跟垂柳比较特殊的形态有关。通常所说的桃红柳绿,从形态协调角度考虑,其实是很难凑到一块儿的!另外一个相同的极端例子就是竹子;有的植物很容易跟别的植物搭配,如大多数松树,草类等等。植物在形态要素上不仅要协调,还要有变化,不过变化是采用渐变方式。剧烈的变化,除非有足够的空间间隔,否则会导致不协调。
 4)线条

    关于几何线条与形状,与其作为一种植物要素特征来解释,还不如说是一种植物景观配置的组织手法。

    因为直线表现强烈的方向性、运动性,所以人们常用竖直或水平线状的植物群植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到一个有趣点而避开难看的景致点。曲线使景观带有更多自然、温和,飘逸的效果。不规则直线会使作品显得精力十足。需要说明的是,直线特性更多地用于建筑的特性之中,如路基、步道,通道。

    但越来越多的设计者会在草坪与重要植物群落的植物种植带间设计一条清晰的线条,种植带的地面背景跟草坪的颜色与质地材料都不一样,有时还特地用植物或其它醒目的材料镶边。它能引起强烈的线条效果。

    5)质地

    质地为植物外在所具有的粗糙或精细表象和整体气质的综合,它是植物大小、表面视觉、叶、枝形态等的综合表现。从远处看,它是植物的整体视觉效果,光与阴影的效果是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粗糙的质地易于察觉,能够远距离施加视觉影响。但当近距离观察时则丢失这种视觉效果;细致质地不宜远距离察觉,因为它很容易混入背景之中,但是近观时,则有许多有趣点显现出来。如果用细致植物做背景,而用粗糙植物做前景,植物景观必定显得深远,更有价值的是空间显得更大。

    落叶植物中,质地随季节而变。常绿植物全年质地基本相似。硬质材料的质地一般不随季节变换,并且选择面很宽。质地过度一致会导致单调;比较可以通过变化获得,但须避免过多的变化,变化采用渐变方式。另外,由植物质地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气质也十分重要,两种相邻植物的气质质地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极不协调,比如说香樟与水杉。

    不仅要注意植物间质地与气质相配,还要注意植物与环境间的质地相配。在某些质地比较细腻,空间又比较狭小的建筑环境中,如别墅,使用植物一定要十分注意。大量使用某些质地粗糙的植物,如法国冬青时,会降低别墅的气质档次,而且空间也显得很压抑!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的气质会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发生变化,大多数植物的气质层次会随着植物长大提高。现实中,植物个体或群体是上述各个要素特征的综合,在进行植物元素取舍时,必然会遇到各个要素特征的交互作用而带来的困惑。一般来说,在解决交互作用问题时,我们必须根据功能设计需要首先确定所选元素的要素特征的优先顺序。比如说,在开阔地用于遮荫的孤植木,形态与大小必是优先的考虑顺序,其次考虑颜色或其它要素特征。

    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手法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手法主要有对称,重复,变化,对比,节奏,渐变等,只有合理的应用这些手法才能把千差万别的植物个体组合成满足一定要求的整体景观画面。

    1)对称

    所谓对称是指在景观轴线(不管是逻辑上的还是感觉上的)两边采用相同的植物配置方式。对称是使得景观总体保持平衡的手法,其次利用对称可以容易地构造清晰的景观画面脉络。

    2)重复

    反复使用同一种元素或同一种植物景观配置方式即为重复。重复手法可以使得创造的景观保持某种稳定的结构,这种稳定的结构就是所谓景观秩序。它能使景观前后相关或连贯以此成为一个整体。

    3)变化

    变化是相对重复手法而言的。任何元素或植物景观配置方式乃至创作手法重复过多必定会导致单调,要避免单调,必须采用变化手法。变化还有明变与暗变之分,明变是指直接利用不同植物元素在某一要素特征上的差异来达到变化目的;暗变是指利用同一植物要素特征在时间上的变化或不同植物元素的同一要素特征在时间上的差异来达到变化目的。

    4)韵律、渐变和对比

    节奏韵律、渐变和对比仍属变化手法范畴,只是变化的模式不同而已!节奏韵律是指变化按一定规律变化,要求具有韵律感,它能使创作的景观活泼有趣;渐变要求需要的变化属性在变化时要逐渐过渡,它能使创作的景观平稳协调;而对比则是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变化属性的急剧变化,用以加强特性突出。不过使用对比时一定要十分小心,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对比就是冲突的同义词。
 4、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幅人为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植物景观配置景观在形式上必须满足简单、统一与协调、平衡、重点变化、比例与尺度等原则,而在内容则需满足功能性、主题与情节等原则。

    1)简单原则

    简单原则要求植物景观配置主题鲜明突出,配置形式简练,脉络清晰连贯,元素一致性高。简单能带来宁静感,简洁明了的东西能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简单能够显现大气。

    简单的对立面就是复杂,复杂往往导致杂乱,导致无序。杂乱无序的作品会给人带来烦恼。在实际应用中,简单原则是容易被忽略的原则,因为创作者经常有意无意地东加一点点,西加一点点,或者因为很多外来影响同时强加进来,把简单原则给忽略了。

    达到简单原则并不容易,因为没有量化的标准和公式可以求解,在实际应用中,可用可不用的元素会占很大的比例。对于初学者者说,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去掉那些可用可不用的元素选择。

    2)平衡原则

    平衡是一种哲学的东西,如同中国的阴阳平衡哲学。任何创作离不开平衡原则。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平衡原则是景观创作的精华。平衡能带来整体稳定感,平衡确定了景观脉络的秩序性,从整体上界定了作品的结构要求。正是有了整体的平衡要求,作品可以产生趣味,产生惊奇和激动点而整体上不会导致杂乱对称配置是达到平衡的重要方法。

    3)统一与协调原则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统一与协调原则乃是重要的原则。统一是指通过一种脉络线将作品的各部分或要素贯穿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整体感,这种整体感既可以是形式风格上的,也可以是主题内容上的。完全随机和毫不关联的要素所组成的作品看起来会繁杂不堪,既不能带来形式上的美感也不能表达什么有意义的内容。

    协调是指各部分、各元素间乃至与环境保持适配而不产生冲突。要达到统一与协调原则的简单方法就是选定一个元素作优势元素,要么是数量上,要么是空间上分配上占据优势地位。

    4)重点变化原则

    我们知道:变化产生趣味!作品要活泼有趣,就必须有变化。从头至尾一成不变的作品将会非常单调沉闷。并且暗变比明变更有趣味,更能从变化中达到统一原则。

    5)比例与尺度原则

    由于具有空间三维特性,植物要素之间以及植物要素与环境要素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形成美感,确定什么是好的相关比例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去感觉。一般来说,感觉到差的比例比感觉到好的空间比例要容易得多。比如说,在普通别墅门前栽植很大规格的加那利海枣会使别墅显得小气。而在会所,小区比较豪气的大门前栽植棕榈,会使整个景观显得小气。

    与硬体景观不同,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关空间比例不仅要考虑三维空间关系,还要考虑到植物在时间上的三维变化。比如说, 在上海的中小别墅里种植一些小规格的大乔木象香樟,是不适宜的。即或香樟现在的比例尺度没有大的问题,但它将来会长得很大,会使树体与别墅的空间比例严重失调。

    有时植物景观的比例尺度关系反映在类别的配置上。比如说,大树适宜与硬质铺装,硬质覆盖物,或良好的草坪、整齐的禾草、规格比较大且比较一致的灌木相配。

    6)满足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衡量一个作品是否适用的终标准。满足不了功能,无论形式有多好,作品都是失败的。功能性原则不仅要满足环境美化这一中心要求,还要满足客户在时效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7)主题与情节原则

    主题与情节原则并非植物景观配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具有主题和情节的作品不失为好的作品。它常能给作品增添文化因素,能带来更多趣味和紧凑的结构。

    综合上述几个原则来说,从审美角度,一个好的植物景观配置须是这样的:首先要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如果有主题和情节更好;其次作品在结构上必须是一个平衡的整体,有清晰的景观脉络线贯穿始终,并且在整体之中寓于着适度的变化;作品从整体层面,还是作品元素个体层面都必须保持协调,协调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创作要素的各个方面。对于有足够空间间隔的不同区域,他们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声明:以上文章或转稿中文字或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和您对接处理。
标签:

热门攻略

换一换 换一换

已有6255915位业主享受服务

2024-12-25 13:37:25 3.12.163.120 www.bzw315.com 0 www.bzw315.com:20101 www.bzw315.com localhost {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