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各大家具展,“抄袭”事件似乎成为了“标配”。部分企业习惯性地享受抄袭以及用小的成本和代价换取丰厚的商业利润,这一看似精明的商业智慧,却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抄袭,家具界的毒瘤
事件频发: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每一年的家具展,除了展出新品外,一些企业间因为产品抄袭而产生的纠纷屡见不鲜。许多亲临家具展现场的人都表示,看到这些产品时也仿佛患上了“脸盲症”,“长相”相似的产品让人看花了眼。在各大家具卖场中,产品同质化更为严重,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忽略了产品的设计。记者在卡子门某卖场随机采访了八位前来购买家具的消费者,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价格、环保、材质等问题,只有一位将设计款式放在了购买标准的首位。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起,多个知名家具品牌都曾遭遇被抄袭的痛。2012年10月,双叶家具陆续起诉了两家家具公司侵犯其外观专利;2012年上海家具展上,北京依诺维绅家具指认麦斯得尔多款型号产品涉嫌抄袭,后反被麦斯得尔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并道歉;2013年深圳家具展,荣麟世佳与深圳市耀华宜家家具有限公司间就参展的柏森“大观”系列家具的部分产品是否涉嫌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发生争议;2014年东莞家具展,芝华仕沙发认为顾家家居涉嫌侵权,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申请证据保存,顾家家居随后发布《专利之争静待公断》声明,称该款沙发为自主研发产品并展示了专利证书。而今年3月17日,拥有多喜爱、我爱我家等多个儿童家具品牌的倍安生活家居集团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公共微信号上宣称,“在东莞国际家具展的第二天,专利维权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展会现场查封了星星美墅涉嫌抄袭的几款床品,这些床品与倍安生活家居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外观专利的羽迪系列床品的外观如出一辙”。
原因分析:维权成本高难度大
江苏家具协会会长冯建华表示,展会上同质化严重,有客观原因,“今年实木新中式家具大热,大家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严峻的竞争压力下,难免有许多企业的产品互相抄袭,但是这是恶性循环。小厂商全靠抄袭为生,省了设计成本及人员成本,以低价销售。大品牌为了生存,也只能压缩成本,愿意投入研发、设计和创新的企业越来越少,终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HARBORHOUSE城市经理程蓉说:“家具行业内,专利并不被广泛重视,中具商也就这几年才有品牌意识,而且原创性很难定义。很老的款式或经典设计款式,不好区分原创性。再加上相关部门对著作权、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够,或者说方式方法不对,导致了这种现象发生。消费者到卖场里,能看到很多家具的影子,小品牌买一个家具回来拆了仿做,打样定版,然后以低价去卖,确实忽悠了不少消费者。我们品牌也遭遇过类似的事情,也到当地行政部门反映投诉过,但是作用不大。后来采取了一个办法,如果我们在某卖场有店,一旦发现卖场其他品牌有同款式的家具,就和卖场交涉,让卖场出面整顿,如果商场不管我们就退场。但是这种方法依旧是治标不治本,我们没有门店的卖场就制约不了。”
今年参与深圳国际家具展的苏梨家具也遭遇过剽窃事件,其大区经理胡国一表示,自己花费大量心血设计出的产品一夜之间被人“拷贝”确实让人生气,但是维权更难,“我们也想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但是首先诉讼期就很长,牵扯人力物力精力太大。另外收集对方给被抄袭企业造成了多大损失,这个数额确定很困难。就算等到宣判,抄袭的企业早就把钱赚到了,而判决赔偿金额往往又不会太高,终结果根本就震慑不了抄袭者。”
专家点评:行业趋势是好转的
“现在的家具雷同的情形确实特别多,但也不是无计可施。”南京月星家居招商部葛经理表示:“小厂家为了有竞争力,偷工减料的情况大量存在。但消费者如果在购买之前做足功课,还是可以区分李逵和李鬼的。毕竟再像还是抄袭,不可能一模一样的。家具的雕工,材质,工艺都是无法模仿的。作为企业,也需要在细节上多下工夫,完善品牌服务,增强自己综合实力。”
冯建华会长对未来家具行业的发展充满希望,“和前几年大批人到意大利展会上抄袭相比,近几年已经好很多了。很多企业在设计上都有创新,有进步,江苏的一个家具企业还连续三次参加世博会,一年出口6个多亿,我们的民族品牌也在走向世界。在今年广东的展会上,江苏企业不管是布展还是出样的产品,都能看出下了很大工夫,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有独创性了,所以在几大展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管是订单,还是经销商发展数量。”
冯会长觉得,家具企业如果想在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还需要深入思考,“除了在设计以及艺术含量上多下工夫以外,在品牌宣传、环保和质量上还应加强。另外,根据消费水平的不同,各个层次的产品线应该再丰富一些,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切记不要盲目跟风,还是要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思路。”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资讯内容了,预知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装修保障网行业资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