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于地板行业利润的问题有两个分歧点,一是暴利,据说从厂家在消费手里,中间的价格可是翻了四五倍;而是薄利,不少商家抱怨,市场价格战横行,各项经营成本一直在上涨,根本赚不了几个钱。一边“暴利”一边“薄利”,地板行业是什么出了问题?
地板行业究竟是暴利还是薄利?
事实上,考虑到受近几年整体经济形势疲软、许多地板企业倒闭的现状,地板行业利润一直在走低,却也是谁都不可否认的。而且可以反向思考,作为一个零门槛、零壁垒、零垄断、完全市场化的传统行业,会有暴利存在吗?答案显而易见。地板企业和经销商老在嚷嚷他们几乎不赚钱,根本无利可图。其实也不是在无病呻吟,博取同情的。这年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跪着挣钱的,能站着就站着,何况跪着也并不一定能挣到钱。
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地板生产成本价到市场零售价三四倍的价差,至少也是部分事实。很多企业利用市场不规范的漏洞,通过偷工减料、夸大宣传、税收不规范、非法用工等手段,也是能够曲折地实现“超额利润”的。当然这也不能代表整个地板行业当下的生存景况,同样也有无数地板人承受着外界的暴利指责而深感无奈,那暴利到底被谁赚去了呢?
地板行业利润都去了哪里?
首先是厂家生产成本上,地板的成本并不仅仅是原材料的钱。当地板出厂时,工厂在直接生产成本(包括生产材料,生产人工,车间制造费用)的基础上要加上28%间接费用(用于水电费2%、房租10%、机器损耗、辅助耗材3%、管理人员工资及招待、出差等管理费用10%,税费3%),加上12%的利润。另外,包装加固和运输环节的费用、环保认证费用也令地板行业毛利变得越来越小。当然那些廉价的地板,要么就是在材料上做了文章的,要么就是生产过程节约了成本的。
其次,品牌打造上也花钱不少。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对品牌实力越来越注重,必然需要投入不少的营销费用,同时也要追求地板本身的设计。此外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这也是需要品牌和价值去支撑的。还有就是地板重复消费频次低,回头客少。这样也导致地板企业没办法通过规模经济去消化成本。
这些都是内因,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同样深深影响地板的利润,那就是大卖场的销售模式。都说卖场是“爷”,经销商是“孙子”;“孙子”经常埋怨“爷们”不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捆绑着自己全国到处开店。确实卖场的租金成本高居不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而近年来由于其他渠道削弱了卖场影响,卖场利润增长幅度普遍不够大,同时建材家居卖场的过剩又大大增加了地板行业的成本。
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消费者和企业都有自己的难处,消费者应该用理性的而眼光看待产品利润,而地板企业和经销商应该更多的借助技术、管理或市场创新去提高自己的利润,不走歪门邪道搅乱市场,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来源:新浪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