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临近,又到了装修旺季,材料的选择是每一个准备装修的家庭关心也操心的环节。节日促销,各建材卖场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大礼包”甚至是团购活动。这一方面方便了正在装修的业主,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相关家居建材商家的业绩。
但据大粤家居记者调查,在热火朝天的节日劲销旺季,与价格、品质相关的投诉也与日俱增,冒牌商品、额外收费、票据不正规、各种问题日渐浮出水面,建材品牌商家与消费者有着扯不清的售后维修等问题,“价格陷阱”让消费者直呼“伤不起”。经对消费者及建材卖场的走访,大家对明码实价的呼声越来越高,价格“弹簧门”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低价诱惑:低售价高附加费的隐性消费
去年五一,李先生到小区不远处某建材门店参加活动,人很多,降价幅度诱人。“我挤来挤去好不容易才订购到了一款心仪许久的品牌地板,低于5折的让利价格让我在老婆面前炫耀了很久。”李先生回忆道。但让李先生没想到的是,一周后却被告知由于促销数量过大该产品缺货,如想尽快取货需缴“加急费”,李先生无奈地交了加急费后,却又被要求交纳远高于行情的安装费用,货物送到的那,李先生又支付了一大笔卸货费和上楼费,待一切尘埃落地,李先生才发现,买地板占了小便宜,附加费上吃了大亏。
其实,这种伎俩常出现在团购活动中。很多商家为了增大产品的销量,都会打出超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在抢购到货品后,常忽略了产品的售后服务。消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家的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此种情形下,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还全款,并向我们投诉,以保护其他消费者的权益。”
高价标签:砍价能力决定成交价
进店之后,消费者在各展示橱窗和展厅看样品,看价格标签,甚于把在别处卖场看来的价格拿出来对比,感觉只有一个:贵。很多时候,销售员就会拿出一个计算器给你算折扣,然后大家拉锯似的讨价还价。这是很多家居建材店的常态。有些门店看有客人上门,直接讲,你不用看标签了,跟我谈就行,我可以给你打X折。某消费者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产品都虚标价格,你次就要砍掉30%,不然水份太大了。”
家具、建材行业通常都可以在标价牌的基础上打七到八折,有的甚至可以打到三四折。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家具、建材市场普遍存在明码虚价的现象,标价与成交价往往相距甚远,高标价、低折扣仿佛成了行业内的潜规则。加上现在促销战频繁,不少商家也乐得高标价低折扣来吸引消费者。几乎每一个分类都无法做到实价销售。
团购乱象:杂牌多、小经销商多且难以兑现
据一个网友反映说,他在某大卖场参加团购会,看到某卫浴团购推出了正价产品6.5折,当场交定金200元抵400元的活动,感到还算可以,当即交付了200元定金。可到店里后营业员说“团购的200元抵400元的活动不能参加,只能是200抵200”。终又经过讨价还价,这名网友又多交了100元钱,对方收走了团购时团购网站的统一收据,这才换成了他们的订单。但折腾半月后还是请团购组织方出面协调退订。
另一网友参加了建材团购节活动,下订单,抽奖活动,搞的非常热烈,当时就订了某知名橱柜,交了500元订金(会场也没有样柜,只有宣传单),后来到网上查此品牌,又去店面看样,结果不是那回事想退订金引起纠纷,网友说“后来又经过多次跟他们经办人员和老板的交涉,仍然拒不退还我的订金,店铺的员工把嗓门扯到极限,跟我和团购网站的工作人员吵,就像我们是合伙骗取他们赠品的贼”。
据了解,家具建材行业有很多“杂牌”产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没有独立的工厂和门店,他们常挂靠在某些所谓的专业团购网站上。这些商家无须提供相关资质,只需要向网站交纳一定的场地费用,便开始召集网站团购的会员。对此,产品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首先应尽量回避无法看到实物的砍价会;其次,要选择正规的网站及有一定知名度的家具建材品牌。
消费者说:呼吁诚信经营,倡导明码实价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消费者向记者诉苦,“辛辛苦苦砍价,一家一家看货,本以为拿到了,到另一个区域的门店一看,还有空间。”“我发现就是同一个品牌,不同的县市,不同的门店,价格都不太统一,有的出入还挺大,这是为什么呢?”“跑来跑去砍价,真的感觉身心疲惫!”也有一些卖场人员透露,很多消费者只看不买,只砍不定,大家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其实,这已形成了一个消费怪圈:大家互相设防,缺少信任基础。因此很多准备装修的业主呼吁商家能诚信经营,明码实价。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作为菜鸟级的消费者,方便的途径就是寻找当地的优质品牌供应商,有多年良好信誉的商家进行选购这样的品牌商家有着规范的选材途径和配送流程、明码实价,同时也受到品牌内外的严格监管,消费者的权益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