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圈,有条特别显眼的“鄙视链”——而今又特别显眼的发生了逆转,那就是定制家居和成品家居两大阵营的角色互换。
以2010年为节点,之前成品家居企业谈起定制家居企业来,如同谈一个小朋友,因为定制的规模化生产这个极高的门槛,加之物流和服务问题,定制家居企业被认为只能困在当地自产自销,而无法行销全国,如此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
而如今,上市企业中的尚品宅配、索菲亚、江山欧派之类将定制家居的盘子已经撑成了庞然大物,直至成品家居企业无法直视,唯有参观、考察、发朋友圈的份。
正是对整个家居供应链的革新带来定制企业的崛起,比如对于家居空间的实用性研发,对于整个生产线的C2B的改造,对于销售前置到房地产业的实践,对于终端服务能力的提升,这一系列改变让定制家居企业尝到甜头的同时,也让定制企业有了“鄙夷”别人的资本,在定制企业看来,大多数成品家居企业如同侏罗纪时代的恐龙一般,甚至也影响了一部分经销商,他们连带有成品家居基因的定制项目也看不上了。
所谓“江山轮流坐”,如今到处见到定制家居人的傲娇。但傲娇的背后是隐忧,定制本身成本高企不下,对于消费者而言性价比也并不是;定制产品的研发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即使是生产工艺本身,在通过功能性家具来变化空间方面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际上,我们目前只是完成了定制这个细分家居行业门类从无到有的阶段,满足消费者对定制家居从无到有的需求而获取了相应的红利。
反过来,成品家居也有反攻上位的可能,在产品研发上,丰富的风格、耐用的结构、规模化生产都是成品家居依然闪耀的优点,不仅如此,在餐桌椅、床品、沙发以及其他小件家具上仍然是成品家居的优势领域。
细想起来,成品家居是在什么时候落后与人的,恰恰是其傲视群雄之时。回顾过去,中国现代家居行业从上世80年代开端,也存在和市场需求同步的红利,也是解决市场对家具需求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获得从无到有的红利,这和如今定制家居何等相似。
岂不知,我们的错误常常在于因为一时的胜利而滑入到这次胜利的惯性中,惯性的思维,惯性的操作。因为一时间与消费者的需求同步,甚至天真的以为自己就永远和消费者需求同步,因而天生傲娇之情,此刻,不管是成品企业当年“鄙夷”定制企业还是如今定制企业扬眉吐气“鄙夷”成品企业,要说他“鄙夷”的是对手,不如说他们“鄙夷”的是消费者,以为被自己完全识破的消费者——要命的是,消费者才不这么想。
从家居圈来看,“鄙视链”还有很多,比如“地域炮”,深圳企业看不起成都企业,成都企业看不起赣州企业,比如材质炮,实木企业看不起板式企业……同样道理,在消费者层面,同样丝毫不care这里面的纠葛,而每一个细分领域消费者总能在自己对应的细分门类发现自己的家居产品,如同粉丝找自己的偶像,学生听美剧学英语,大妈看韩剧有谈资,白领看港剧领悟职场……“鄙夷链”确实存在,但在“鄙夷链”中的消费者可是个个都各得其所,其乐融融的呢。
这大概就是”鄙视链“的真谛,如同食物链一般,谁都以为自己在食物链顶端,其实恰恰又在食物链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