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三十年,无疑是沧海一粟,不过,这短短的三十年,却是中国家具行业发展的三十年,家具行业在这三十年里经历了什么,小编也将为大家解析一二。
家具三十年 聚焦中国制造发展历程
中具发展源远流长,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产业成就与艺术高度。不过,细数中具现代化进程,重要的也就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具三十年,实现了由手工作坊到现代制造企业的蜕变,由OEM到自主品牌的升级,由单一品类到专业细分领域的延伸。
三十多年间,中具行业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个阶段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随着外商投资的进入,依托中国的劳动力及资源优势,激活了中具的现代化之路。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之后的成熟阶段,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具进入蓬勃发展的成熟时期。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之后的调整阶段,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劳动和成本红利消失以及“达芬奇事件”等环境影响,中具行业进入调整转型期,家具企业开始关注设计与创新,重视品质与品牌,为中具下一个三十年的发展积蓄力量。“爱拼才会赢”、“会拼才会赢”、“智拼才会赢”,是对中具行业发展真实的写照。而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到来,中具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期。
三十多年,中具行业产值从初的不过13亿元,到如今的超过2万亿元,年增长率高达22%,这在“中国制造”各领域也处于地位。而中具行业的高增长,与产业勇于创新,敢于转型是分不开的。一是生产方式上,实现了从传统手工制造到粗放式生产,再到现代精细化生产模式的转型;二是营销战略上,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再到文化输出的转型;三是服务战略上,实现了从无设计到山寨设计,再到原创设计创新的转型,让中具从传统制造业逐渐走向一个有品牌文化、有研发创新及原创设计能力的中高端制造业迈进。
家具业后时代 历经行业改革期
作为由手工匠人推动的产业,中具三十多年发展历程中诞生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行业功勋人物,如中具行业教父黄伟业、中具行业领路人侯克鹏、中国软体家具黄华坤、中国软床之父庄日光、中国板木家具之父尤国忠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勤勉和智慧,引领着中具产业的前行。
2016年,在中国经济的驱动下,中具行业进入“后转型时代”。后转型时代,全屋定制、电子商务、互联网+、VR、住宅精装等新模式不断出现,中具行业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不过,不管是哪个模式的创新,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侯克鹏认为,中具产业关键的是要实现思维的转变,从资本积累到知识积累的转变、从对物的投入到对人才的投入、从关注过去产品到关注未来产品的转变、从关注制造工艺到关注科学和创意、从关注内部统一到关注意见分歧的转变,从传统制造业思维向现代服务业思维的转变。走新型国际化道路,走设计创新之路,走文化创意之路,是中具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中具行业正在经历转型,许多先锋领军企业的产品开始走原创设计路线,的设计作品也走出国门;营销渠道也不再局限于终端卖场,而实现线上线下一体经营,并开启了文化营销、娱乐营销等新时代;品牌战略上,注重品牌内涵的塑造以及品牌价值的提升。他们为中具行业下一个三十年的发展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具产业的发展树立了信心。
中具产业 一个“质造+创造”的强国梦想
以“设计、创新”为主导的“创造”之路已成为中具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但是,许多行业专业也指出,品质仍然是中具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如果没有“中国质造”的持续提升,“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犹如无根之木,而如果没有“中国创造”的持续引领,“中国质造”的转型升级也无章可循。
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会长黄华坤也曾谈到,做家具并不只是生产一件家具,而是提供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做企业也不仅仅是为了创造财富,而是为了肩负的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中具能否承载“中国制造”之重,未来要看其能否有接轨国际的质量标准,比肩国际的产品品质,引领世界的原创设计,以及有尊严有价值的民族品牌。而这恰恰需要依托“质造”与“创造”的双轮驱动。
回收过去,家具行业发展三十年来,无论未来的业绩如何,将来的发展也必将是质的飞跃,行业必将经历一场创新的变革,未来的成绩只停留在过去,将来的发展道路任重道远,需要每个家具人一步一个脚印去走出,相信家具业的未来年,将“质造”与“创造”并举,切实推动中具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中具制造强国的梦想指日可待。(来源:中华衣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