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完博洛尼亚CERSAIE后,很多人说没什么看头,除了大板还是大板,当我听到这些话语的时候,心里琢磨了一下背后的原因,心里却越发有点堵。
博洛尼亚CERSAIE
1、
本届CERSAIE之所以特别多中国人去看,是因为今年中国陶瓷行业的生意特别难做,而且里里外外都迷茫,甚至有点恐慌了,皆因找不到方向,希望通过了解意大利找到未来的曙光。
2、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满怀希望地去意大利“朝圣”却失望而归,其实背后是中国陶瓷整体水平落后于意大利这一根源。落后就必然被淘汰。
3、
还有一个挺遗憾的现象,到访意大利的国人,绝大部分是陶瓷业界的老板,以“设计师”身份观展的却凤毛麟角,而且哪怕是“设计师”也只观陶瓷展,止步于里米尼机械展外,这不得不让人叹息。
中国每年的陶瓷产量早已一骑红尘,几乎要超越全世界其他陶瓷产量的总和,可是中国却并非陶瓷强国,欧洲生产的瓷砖80%
用于出口其他,而中国生产了全球一半的陶瓷,却只有不到20%
用于出口,更遗憾的是,哪怕中国已经是全球的瓷砖生产国,每年销售总金额也低于意大利,意大利瓷砖的平均销售单价大概约等于中国的2.5倍左右,这不得不让人觉得唏嘘!
然而,国内的陶瓷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对房地产的政策的调整改变了行业的市场格局,零售与批发市场规模大幅度地萎缩,导致过去绝大部分营销手段失效;第二方面,环保的压力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不稳定性大幅度地提升;第三方面,随着周边及新兴陶瓷生产的崛起,由于其起点高,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中国过去的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地消失;第四方面,随着不少新兴陶瓷生产国的崛起,出于保护主义的不断被刷新,全球对中国加征反倾销税的快速地增加,额度也是不断刷新纪录!第五方面,国内的消费市场基本上交棒完毕,正由80后唱主角,还有就是新中产的崛起也提升了瓷砖消费的层次与标准,直接导致中国的瓷砖消费市场快速对标欧美,进而导致消费者对瓷砖的表现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导致了这两年进口瓷砖开始快速增长。
中国的陶瓷行业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未来给国内陶瓷企业可供选择的路已经不多了,追上意大利成了必然的选择,国内陶企与意大利陶瓷企业短兵相接将在短时间内变成现实。但现在能看清与意大利具体差距的国内陶瓷从业者却是凤毛麟角!更有甚者把意大利供奉为不可超越的信仰!面对洋人矮了半截!然而行业还有很大一部分勇士不畏强敌与风雨决心守护自己的领地!但在勇气可嘉之余还需要“得法”方能实现蜕变!
既然大家都明白追上甚至超越意大利是中国陶瓷的未来发展必由之路,那问题来了:我们看了那么多年的CERSAIE,我们与意大利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如果我们要追上意大利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以跨界设计师的身份与欧洲打交道已有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里,不断地总结欧洲的经验与逻辑!接下来我希望以一个“跨界设计师”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此的见解!我称之为中国瓷砖的意大利设计弯道超车【三部曲】。
【一部曲】:认清具体差距!
我们既然要追赶,要从了解对手和自身缺陷开始!首先强调的是我们中国的陶瓷行业与意大利的差距在“设计”,而这个设计并非简单的平面设计、图稿设计、空间设计等,而是“工业大设计系统”。
在过去国内陶瓷行业对“设计”一词有太多的“误解”,其中尤为突出的几个观点是:
1、 设计是艺术,是小众的、是的,不是大众的,更与陶瓷产业链研发无关。
2、 设计是广告设计,或是空间设计,或是个体外观设计,或是机械设计等,相互独立,只是陶瓷企业的一个附属品,是瓷砖生产出来后的推广工具。
3、 设计和设计师只是销售的桥梁或炒作的工具,还有渠道。
在此,我希望纠正一下大家对“设计”的认知:
1、
设计是科学的,有规律的,是有标准的,是为营销服务的。设计本身是由市场而来,正确的设计是“对大于美”,设计与市场是科学严谨的逻辑关系,陶瓷行业对设计的“失实”认知,是由于过去的企业是卖方市场,并不需要太多的“设计”,更缺乏真正合格的“产品经理”。
2、
“各类别”设计和美学是整体的,是一个大美学系统,并非独立存在,设计行业把它称之为“大设计”。当把它拆开以后,设计本身的效果与价值便会严重削弱,过去在佛山或陶瓷行业被拆分只是被“失实”认知和本地“设计”的整体从业水平低有关。
3、 设计和设计师除了是销售的桥梁以外,更关键的是对整个产业链起着“核心带领”的作用。
当然除了以上三点,更的说,国内陶瓷行业需要的是“工业大设计系统”。让“工业大设计系统”链接到企业战略的定位、品牌及调性的定调、产业链上下游的研发、产品体系的构建、产品研发标准、生产系统的标准、产品应用体系、体验式展示系统、市场的推广等。进而引导化工与设备的研发方向。然后在研发的过程中又再不断地反向论证修正大设计给予的方向的正确性,研发出来后终为“设计的目的”所用。
除了以上几点因素以外,还有更多具体的差距,具体以表格的形式表达,让大家更为清楚。
当大家都意识到各个方面的差距并加以修正时,便是真正快速缩短中国与意大利陶瓷业界差距的开始。
当然,在大家修正过去“失实”的认知之前首先要充分地认知意大利的产品标准,而意大利的产品及设计标准(也是产业链研发的目的)是以下7点:
1、 逼真自然,而且是越逼真越好,要把原素材的“魂”还原出来。
2、 愉悦色!无论是什么色彩必定是让人产生愉悦情感的颜色。
3、 质感自然浑厚!需要表达出产品的厚重感及细腻感,而且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温度”。
4、 意境抽象唯美!产品意境越唯美,附加值越高!
5、 纹理的层次立体丰富!
6、 产品需要连接生活!设计源于生活,然后用抽象的手法表达。
7、 空间美学加持!产品服务于空间,空间美学决定产品的结构与细节!
全球陶瓷产业链的上下游,无论是机械还是化工都以以上七点为发展的方向,再加以“傻瓜化”、“实用化”、“灵活化”、“成本大众化”及“市场化”为目标,终实现陶瓷产品的更新迭代。
【二部曲】:以其之道还治其身
在认清差距后,我们应该重新调整中国企业的产业布局,调整结构方向,由“工业大设计系统”作为核心纽带,以全球化视野借资本的助力促进国内外上下游产业链整体大融合,形成整体框架后,进一步完善创新文化机制促进国内人才的培育,一定要提倡务实、系统的工匠精神共同推动产业的变革。
【三部曲】:弯道超车的核心 ,构建“工业大设计系统4.0”平台
首先,在战略上我们应该先追赶,洋为中用,然后结合自身优势先构建“工业大设计系统4.0”,然后在将来比较成熟的时候引进“意大利工业4.0”进而实现“超越”。国内自身优势有:1、国内从业人员数量相对欧美多;2、国内生产、研发、服务效率高;3、国内拥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4、相对欧美国内从业人员普遍更灵活;5、国内资本规模更有优势;6、中国设计产业集各家之所长,是世界设计的大熔炉,其宽容度远胜于意大利,加上自身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可挖掘的创新点是一个近似于无限的数据体量,它是差异化的源泉,也是商业发展的原动力;7、中国人的智慧机敏而平衡,只要一旦掌握有效的核心方法,其发展的速度不可估量。
其次,在构建“工业大设计系统4.0”的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调整过去的研发生产思路,并进一步颠覆性地改变整个设计-研发-生产-市场的结构与过程。
结语:
对于国内的陶瓷行业,除了“工业大设计4.0”以外,还要记住重要的四个词是“美学”“回归”“标准”和“格局”。
“美学”,是整个陶瓷产业链的根本和目的。简单的说是满足消费者内心的“痛点”和“痒点”,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态度,更愉悦的情感,更有品质的空间享受。因此,它并不局限于品类、规格、风格、概念,核心还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
“回归”,中国的陶瓷产业在过去足够庞大的国内市场的培育下“闭关锁国”,极少参与国际竞争,导致与欧美甚至日本等陶瓷强国的差距巨大。在几乎所有过去的商业营销手段失效的,沉下心来,回归本心,回归消费者诉求,注重品质与管理,才是企业安心立命之本。
“标准”,中国陶瓷行业需要全球化视野,并非局限于某个工厂的重资产模式,而是需要学习欧美的“制定标准-输出标准”,无论是美学、工艺、机械、营运、流程、设计、创新、生产以及管理等。唯有“标准”才能通吃全球。
“格局”,中国若要赢过意大利,便不能只在乎“一家一姓一企业”,借用欧美及以色列的商业智慧,共同差异化抱团发展,构建行业性的创新平台,才有机会在不久的将来对意大利实现真正的超越。
看了上面关于陶瓷设计的一些内容,是不是对陶瓷行业有点好奇,那么推荐你看下面相关文章:
技术及工艺的变革对陶瓷行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陶瓷卫浴企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陶瓷卫浴企业管理有哪些问题
节能减排成陶瓷卫浴行业发展的“死穴”h
陶瓷卫浴业仿冒现象严重:原创被抄袭被模仿
陶瓷卫浴行业两大“瓶颈”聚焦
陶瓷贴牌商“大迁徙”之谜:何处是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