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环保装修,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环保装修的同时,既要考虑美观,又注重健康。但是,仍有许多细节,需要人们注意。
消费者在装修时,都会选择使用环保装修材料,限度的减少室内污染。不过,仍需注意下面一些问题:首先,针对环保装修材料——地板,要避免使用同一种材料。因为这些人造材料,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一旦同一种物质超标严重,带来的危害就不言而喻了。例如:实木材料虽然是环保材料,但是油漆却含有大量甲醛、苯等,极易造成室内污染超标。
其次,使用的环保装修材料——壁纸,尽量避免使用颜色单一的、艳丽的材料。单一材料,不能与室内环境有效搭配,易导致心情差;颜色艳丽的材料,含有的化学物质较多,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更大。
,提醒消费者,环保装修材料并不代表室内环境一定达标,毕竟,即使所有材料都是环保装修材料,但混合使用之后,量变带来质变,室内污染仍然不可避免。如果想有更加健康的环境,不妨请专门机构检测治理之后,再制定方案。
简介
所谓的环保装修,其实就是指在对房屋进行装修时采用环保型的材料来进行房屋装饰,使用有助于环境保护的材料,把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降低到小。在木材上选用再生林而非天然林木材,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等等,装修后的房屋室内能够符合的标准,比如某种气体含量等,确保装修后的房屋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绿色装修还有一个更为广泛的定义,就是指在对房屋进行装修时采用环保型的材料进行房屋装饰,使用有助于环境保护的材料。
事实上,真正的环保装修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对的环保,而且人们对于绿色装修有很多误解,大家以为用了所谓零污染的绿色环保装修材料就没有污染了,在整个装修过程中,污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进一步而言,要做到真正的环保,需要关注的方面的不仅仅只有装修材料,更要从设计开始绿起来:设计原则、设计方案、施工程序、装修材料选择与室内空气质量检验等方面都要重视。
装修设计
室内环保设计设计手法:
1、室内设计室外化。设计师通过设计把室内做得如室外一般,把自然引进室内。
2、通过建筑设计或改造建筑设计使室内、外通透,或打开部分墙面,使室内、外一体化,创造出开敞的流动空间,让居住者更多地获得阳光、新鲜空气和景色。
3、在城市住在中,甚至餐饮商业服务的内部空间中追求田园风味,通过设计营造农家田园的舒适气氛。
4、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自然造型艺术,即有生命的造型艺术:室内绿化盆栽、盆景、水景、插花等。
5、用绘画手段在室内创造绿化景观。
6、室内造园手法。
7、在室内设计中强调自然色彩和自然材质的应用,让使用者感知自然材质,回归原始和自然。
8、在室内环境创造中采用模似大自然的声音效果、气味效果的手法。
9、环境是生态学的范畴,"黄土窑洞"等穴居形式、构术为巢的巢居形式等将再度成为建筑、室内设计的研究和设计方向。
10、普通的家庭室内楼层高度,一般都在2.5--3米,为了使居住者在室内不感到压抑,在设计上,可作镂空雕饰的天棚架,落级在750px左右,让镂空架离天顶在375px左右,并在镂空架中装置暗藏兰色灯带或灯管,照射到天顶面上,泛出天蓝色光面,使人犹如在幻境中,有一种开阔感、清新感。
11、环保设计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色彩的搭配和组合,恰当颜色选用和搭配可以起到健康和装饰的双重功效。
装修材料普通材料危害
居室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至少有六个方面的危害。
1、是“新居综合症”,居住者有眼、鼻、咽喉刺激、疲劳、头痛、皮肤刺 激、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
2、是产生典型的神经行为功能损害,包括记忆力的损伤。
3、是刺激人的三叉神经感受器。
4、是引起呼吸道上的炎症反应。
5、是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免疫功能)。
6、是具有较明显的致突变性,证明有可能透发人体肿瘤。
环保材料类型
1、基本无毒无害型。是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
2、低毒、低排放型。是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
3、未知型。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无法确定和评估其毒害物质影响的材料。如环保型乳胶漆、环保型油漆等化学合成材料。这些材料是无毒无害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有重新认定的可能。
选材建议
一般来说,装饰材料中大部分无机材料是安全和无害的,如龙骨及配件、普通型材、地砖、玻璃等传统饰材,而有机材料中部分化学合成物则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它们大多为多环芳烃,如苯、酚、蒽、醛等及其衍生物,具有浓重的刺激性气味,可导致人各种生理和心理的病变。
材料的选择
1、墙面装饰材料的选择:家居墙面装饰尽量不大面积使用木制板材装饰,可将原墙面抹平后刷水性涂料,也可选用新一代无污染pvc环保型墙纸,甚至采用天然织物,如棉、麻、丝绸等作为基材的天然墙纸。
2、地面材料的选择:地面材料的选择面较广,如地砖、天然石材、木地板、地毯等。地砖一般没有污染,但居室大面积采用天然石材,应选用经检验不含放射性元素的板材。选用复合地板或化纤地毯前,应仔细查看相应的产品说。若采用实木地板,应选购有机物散发率较低的地板粘接剂。
3、顶面材料的选择:居室的层高一般不高,可不做吊顶,将原天花板抹平后刷水性涂料或贴环保型墙纸。若局部或整体吊顶,建议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硅钙板、埃特板等材料替代木龙骨夹板。
4、软装饰材料的选择 窗帘、床罩、枕套、沙发布等软装饰材料,选择含棉麻成分较高的布料,并注意染料应无异味,稳定性强且不易褪色。
5、木制品涂装材料的选择 木制品常用的涂装材是各类油漆,是众人皆知的居室污染源。不过,国内已有一些企业研制出环保型油漆,如雅爵、爱的牌装修漆、鸽牌金属漆等,均不采用含苯稀释剂,刺激性气味较小,挥发较快,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要非常小心。大多数情况下,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挥发时间较长,容易留下装修“后遗症”,造成长期污染。总的来说,在家庭装修中常用到的装修材料可以按照可能会造成的污染程度分为三类,优先推荐材料有水泥、玻璃、天然木材、天然石材、瓷砖等陶瓷制品、不含纤维的石膏板材、金属材料、无机涂料。使用需要注意材料有成品门窗、有机饰面材料、成片地板、家具、地毯等,在选择这一类的材料时要坚决保证质量。控制总量材料:油漆、各种合成木制品及人造板、各种胶黏剂等。这一类的材料在装修中使用越少越好。
装修施工
1.少用防水胶,施工时做足除甲醛、去苯、酚气体等保护措施
一般胶类材料都含有大量的甲醛,苯、酚气体及其他有机物,尽管现阶段的组装家具极力做到用料环保,但仍不能排除部分家具仍含有一定含量的甲醛,苯、酚气体及其他有机物。据说,甲醛挥发周期长达10——15年,长期发挥过程中侵蚀人们的健康。而防水胶主要是从石油提炼物的焦油、矿渣所制成,一次吸入过量可致人死亡。故装修尽量不用防水胶,个别地方非用不可时,施工中尽量薄刷,涂刷多次,每一遍停留干透后,再涂刷下一遍。施工达到要求后再等待几天,施工面完全干透后,再涂上两三遍的“装修除味剂”和“甲醛清理剂”,做足保护措施。
2.重视预防光污染
光线运用不恰当,会刺激到视觉神经,长时间可能引起神经的疾病。所以,在琳琅满目的灯具中,选择接近阳光效果的灯具,再辅以间接照明方式,一定避免光源直接照射眼睛。在施工中,灯具的选择也以日光型为主,避免使用石英灯类灯具。
3.正确选择电器、正确摆放电器,防范辐射污染。电器产品给我们很多的方便,但也存在许多辐射隐患,尤以微波炉的辐射。装修中,除了正确选择电器外,还应该特别注意正确摆放电器。在装修施工中,尽量考虑周到,尽量把电器隐藏起来,或留出安全距离。微波炉应该放置在较高的柜子里,不正对着身体。这样,在享受生活的便利的同时,又保障了全家人的身体健康。
装修误区
误区一:自己感觉没有气味就认为室内环境中没有污染。
误区二:只重视装饰装修造成的污染,忽视了购买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
误区三:只要装修时使用的材料是符合标准的,室内就一定没污染。
误区四:只重视室内装修造成的污染,不重视其他方面的污染,如生物污染。
误区五:只重视家庭的室内环境污染,不重视单位、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的污染。
误区六:只知道通风有利于净化环境,不知道怎样合理通风。调查显示:1000户家庭中,装修半年内检测超标的占70.6%,6至12个月超标的占 10.8%,即使装修了2年仍超标的还有7.5%。
误区七:只知道空气净化剂能够净化室内空气,但不知道怎样合理使用。
误区八:知道室内环境应该进行检测,但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检测单位。专家提醒,选择检测单位,一要看是否通过了省级以上计量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即出具的检测报告是否有“CMA”标志;二要看计量认证证书规定的项目是否是室内环境检测项目;三要看在检测中使用的是不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四要看检测人员是否有劳动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室内环境检测职业资格证书;五要看是否有自己专门独立的室内环境实验室。
装修事项
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轻信非专业性的广告宣传。对于厂家或商家的广告宣传,要多了解有关资料和细节,查阅有关书籍,货比三家,理智地进行分析比较。
2、不要迷信。产品的知名度高,并不一定代表其质量上乘,更不能表示其不含有害成分。
3、选择正规企业的饰材产品。特别是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或中国方圆标志产品质量认证的企业。
4、了解他人对某种饰材产品的使用情况。
5、严格测量花岗岩和大理石的放射性值是否超标。
6、使用保健抗菌建材:使用灭菌玻璃,墙面使用防菌瓷砖。
7 、优质绿色环保涂料:
8、使用天然树脂漆(大漆)、水性木器清漆、磁漆涂饰建筑物门、窗表面。
9 、木材是否符合环保的标准,大芯板是否有刺激性气味,使用专业器材用以判别其异氰化合物、氯、防腐杀虫剂、游离甲醛是否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