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为什么会变得多愁善感?
先给出一个比较接地气的解释
这种情况很常见,接近威廉·詹姆斯提出的“思想之流”的现实体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思绪万千是出现的复杂多变、甚至稍纵即逝的情绪的一种表现。我们的思绪
是由情绪引导着,对以前发生的事情或者以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的体验。很多情况下,睡前是很容易体验到情绪的,有以下四个原因:
1、白天比较繁忙,人时常会处于兴奋的状态,睡前外周系统的活动很难短时间稳定下来,从而持续的产生情绪。睡前处理工作、进行健身都会加剧这种现象,晚饭吃的过
晚过饱、室温或者洗澡时候的水温不合适、饮用咖啡,可能会加剧这种不稳定的情绪。与此相对的是,如果白天处于空虚、呆滞、无聊的状态,外周系统的节律同样
会受到影响,出现昼夜倒置的情况,当夜间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很容易胡思乱想,甚至负向的成为抑郁情绪。
2、夜间没有光线、没有声音、没有气味、稳当的床,创造的空白背景,几乎不提供任何环境线索,这就意味着出现的情绪,经过认知的加工,很容易制造一种情境,使得情绪重复地卷入。在睡前我们常见的状态下,情绪不再是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从而转向内在创设的环境的反应。如果我们不刻意控制的话,就可以发现很多不同水平的情绪,和这些情绪引发的思绪杂糅在一起,不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比较单纯的情绪。
3、晚间不会有人带来的干扰,我们很容易提取出过往经验的记忆。平时出现情绪的时候,大部分是自动的无意识的拟合到我们的经验中。然而当我们主动提取的时候,
从概念上是对情绪反应的一种固化,让我们相信自己一直处于这样一种情绪中,当我们不断的体验到一种情绪的时候,可能是近的也可能是小时候的相似体验的经历就会不断的重现,可能是相似的内容,也可能截然不同。尤其是一个人睡在一间屋子里的时候。
4、
一般人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运用了不合理的方法来试图对抗外周系统的活动,反而使外周系统提升的唤醒水平。同时我们对“晚上睡不好,明天就起不来床,工作就要迟到,罚钱,丢工作”这一系列的期望,强化了焦虑的情绪,或者分化成抑郁或者愤怒的情绪,很有可能今晚就睡不着了,甚至连续几个晚上都很难稳定的睡眠了。
前方就是高能的科学解释
(The Long Sleep - Briton Riviere - 1868)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疲劳;2、晚上对大脑的外部信息输入减少;3、临睡时候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三因素作用的解剖基础
按照生物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大脑区域/结构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新皮层和非均值皮层。
新皮层(neocortex)是由端脑泡的假分层上皮演发而成。在人的大脑半球上方,具有6层结构,又被称为均匀皮层。它占据成年人整个大脑皮层表面的94%。
之所以叫做新皮层,是因为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较晚出现的皮层。它负责所有的认知功能,包括语言、视觉、嗅觉、认识、记忆、行动,判断、思考、注意等功能。与之对应的,大脑的其他部分叫做非均匀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其分界并不清楚)。非均匀皮层(主要是旧皮层Archicortex)在神经演化中出现的比较早,大概对应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新皮层主要负责功能,但是它反应慢,常常需要逻辑处理,容易疲劳;非均质皮层负责自发功能,其处理过程处于意识之外,但是它反应快速,不易疲劳。
我们人类的大脑中主要有两个结构负责情绪的产生和信息处调制。一个是自发的情绪反应中枢:杏仁核(Amygdala)和前额叶(Frontal
Cortex)。前者属于非均质皮层,是脑结构演化中较早出现的结构,它自发的对输入信息作出快速的反应。后者是较晚出现的结构,而且物种越,其占有的体积比例越大。在情绪的产生和调制过程中,二者相互配合。简单来说,前额叶的特定区域会对杏仁核的情绪反应(原始的,冲动的)做出处理,压制其有害的违反逻辑的因素,使得人的情绪反应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
早一个的病例:费尼斯·盖吉在一场意外事故中,被一支长铁棍由左下脸颊刺入,穿越左眼后方,再由额头上方头顶处穿出头骨。
他的前额叶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杏仁核还完好。在伤势恢复后,他的性格大变,变得粗鲁冲动、行为不检、经常说谎。他的情绪产生还算正常,但是前额叶的情绪调制功能基本丧失了,使得他的人格发生改变。
睡觉前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我们在入睡过程中,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
γ-氨基丁酸)和serotonin(血清素)的分泌量增加,这会抑制我们大脑皮层的功能,也就是抑制的复杂的任务,逻辑能力减弱,同时减少信息的输入。这一方面使我们感觉到精神的舒适和放松,另一方面,也会使白天时没有注意到的信息上升到意识水平。
作用机制和结果
疲劳会压制大脑的功能/复杂功能。这使得大脑的前额叶和杏仁核的协同工作效能降低了。
杏仁核的功能出现代偿性的增强,而前额叶的情绪调制功能减弱。其结果是原始(本能性)的情绪反应增加,而由于逻辑调整/利益权衡被限制,情绪的人格特征减弱。也就是说,疲劳时候的情绪反应会异于平常时候的自己。
同时,由于因素外部信息输入减少和神经内分泌的复杂功能隔离(强制休息)作用,我们脑内的信息源发生变化,主要信息由外源性的变成内源性的。这个时候,我们会更关注自己的感受,体验和记忆。加上前面提到的本能性情绪反应机制的增强,人个性情绪反应的减弱,我们脑内这些白天不被注意的信息产生的情绪结果变得异常的激烈。我们更少去考虑这情绪反应可能产生的后果,而是更愿意畅游于这些情绪的激流之中,而且只是激流而已,我们不会为这激流筑坝——我们的人格在这激流中溺亡了。伴随着这样的体验的,还有舒适的感觉,这是由血清素的增加导致的。这舒适的感觉使得我们渴求更多这样的情绪体验,但这种渴求不久就覆亡于与睡眠的斗争之中。
由于这个时候自我人格淹没而原始情绪变纯粹,我们往往容易做出冲动的事情。这样的行为使自己睡醒之后后悔不易——这个时候我们的人格完全恢复了。
如果这个问题造成困扰,解决也不难
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下午或者傍晚做适量的体育活动,不拖延工作到晚间,晚上减少烟、酒、茶、咖啡这类物质的摄入,也不要喝大量的水、吃大量的食品,不吵架、不看恐怖片,睡前舒舒服服洗澡,轻轻松松地躺在柔软的床上。
2、适当的可以有柔和的弱光,可以听一些比较柔和的慢节奏的歌曲(尽量不要使用耳机、不要听悲情的歌曲),放一些有淡淡香味的东西或者种些有不太浓烈香气的花,选择偏柔和一些的床垫,如果可能的话,卧室色调选择的要偏柔和偏暗。
3、如果确实由于思绪万千,难以入睡,不要试图对抗,起身喝些温水,慢慢接受现在的状态,才有可能放松下来;如果有经验的人,可以采用放松训练的步骤降低唤醒的水平。一段时间如果睡眠质量都不佳,都难以入睡的话,可以尝试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得到专业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