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是早规范大学设置室内设计专业的正规毕业生,是中国室内设计 20年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为了不断提升自己、曾到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十多个游学,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行交流学习。
您历经了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作为参与者、见证者,您觉得现在的从业环境跟之前有什么变化呢?
的变化就是从不规范、不专业变得条例分明。上个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期间,干这行的人什么空间都得会设计,而现在,分工越来越明确,就好像会设计家装的人不一定会设计公装一样。就是,当时人们的设计会一味的追求奢华,并且抄袭严重,现在,室内设计更加强调的是整体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您从97年开始涉及这个行业,当时这一行应该还不是主流吧,为什么会选择这一行呢?
理由非常纯粹。我从小就喜欢画画,美术功底尚可,一路过来对设计的喜爱越来越深,自然而然就选择了这个行业。
您所坚持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您又是如何在您的设计中诠释这一理念呢?
去繁从简,回归生活本质。很多新晋设计师也像我刚入行的时候一样,喜欢把新颖的想法一股脑全都放在一个作品上,看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并不是。本来人的压力就很大,如果生活的空间还弄得复杂繁琐,那是会隐形中施加压迫感的。所以我们在大胆创新时不要忘记本源,一定要站在生活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且适当的留白,会让你的作品看起来更加有艺术性。
从初入行时的磨练到现在的沉淀,想必您对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请问您是如何理解“设计”二字的? ?
设计到底是什么?一句话:客户的感受才是判断作品好坏的标准。设计不是一个人的,是大家的。你设计出来的一个空间,是大家在享用,所以你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上,适合客户的才是的;从业这么多年,我始终坚持认为设计引领生活。
新古典风格讲究的是 “形散神聚” ,在您的《 光耀城别墅》项目中体现的非常好,当时做这个项目是如何考虑的?
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刚从欧洲回来,将所领会到的欧洲特色结合在这个项目中,特别是卢浮宫的穹顶设计,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另外,一楼的小飘窗和私家小花园都是参考了荷兰别墅的唯美与精致,让整体看起来比较典雅庄重。
您的作品风格多样,有没有形成个人的一些标签?
个人觉得没有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设计师是走不久的,当然在多种风格里面,我是比较喜欢和擅长现代简约风格的。所以一般情况下设计出来的作品都会让客户感觉舒服,大气,不过时。
如何结合生活做好设计呢?
我去过很多个,也与当地的设计师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但是要真的想融入其中,重要的还是去体验当地人们的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对生活有着不同的见解,也就会有不同的生活需求。而我们作为设计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读懂他们内心
的想法,并将这种想法反映在设计上面。
您工作之外会喜欢去干些什么呢? 生活中有什么爱好?
当然是旅游啦,我是经常给自己放小长假的。闲暇时间就喜欢品品红酒、抽抽雪茄,有时候喜欢叫上一些朋友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起聊聊天。(来源:设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