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建筑师ieoh ming
pei贝聿铭(生于1917年4月26日)可以说是现代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当他在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时,评审团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他“给本世纪留下了一些美丽的室内空间和外部造型”。
贝聿铭出生于中国苏州,在去美国学习建筑之前一直生活在香港和上海。尽管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传统美术课上并未令他感到有所启发,但一位教授说服了他,让他坚持了下来。他在1940年获得了学士学位,当时第二次中日战争迫使他放弃了返回祖国的计划,,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让他有机会在哈佛设计学院进行进修,并与walter
gropius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marcel breuer马塞尔·布鲁埃共事。
贝聿铭在1955年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后来被称为i.m. pei &
associates建筑事务所(后来又在1966年更名为pei&partners,于1989年更名为pei cobb
freed&partners建筑事务所)。在六十年的历史中,该公司着名的作品可能是他为巴黎卢浮宫扩建设计的方案,其他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包括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华盛顿美术馆东楼和波士顿jfk总统图书馆。在1990年,贝聿铭开始退居二线,逐渐开始减少他的工作量。不过,他仍然担任建筑师顾问,经常为由他的儿子贝建中和贝礼中创办的贝氏建筑师事务所担任顾问。
贝聿铭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且擅长以三角形,圆形和方形等简单几何形状布局为基础,他拒绝带有全球主义意味的“国际风格”,而是倡导有效的利用环境和多变的风格。他为此说道,“重要的区别是在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之间对时间、地点和用处多一些考虑。”他1974年在中国时,他甚至呼吁中国建筑师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传统建筑风格,而不是以西方风格来设计。(来源:设计圈)